
新华财经北京8月14日电随着对日本经济持续通胀压力的关注不断增长,日本央行内部要求放弃定义模糊的“潜在通胀”指标的呼声正在增强。这反映出部分委员对于当前货币政策沟通方式的不满,并呼吁采取更为鹰派的姿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第二轮价格效应。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为放缓加息步伐辩护时强调,“潜在通胀”——一个基于国内需求和工资增长强度的衡量标准——尚未达到央行设定的2%目标。然而,该指标缺乏明确的单一衡量方法,导致其成为批评者攻击的目标。尽管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多年来一直超过目标水平,但日本央行仍依赖于这一模糊概念来指导其货币政策决策。
日本央行7月政策会议的意见摘要揭示了内部意见的分歧。一位委员提出:“我们应将沟通的核心从‘潜在通胀’转向实际价格变动及其前景、产出缺口以及通胀预期。”另一位委员则警告称,物价上行风险需要引起更多重视,并建议调整沟通基调至“日本将达到2%通胀”。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最高经济委员会的部分成员也表达了对日本央行可能过于乐观的看法的担忧。他们指出,在公众对持续通胀的担忧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这似乎是在推动日本央行采取更鹰派的政策路径。一成员在上周会议上表示:“我担心货币政策已落后于形势。”
此外,随着6月份日本核心消费者通胀同比上涨3.3%,连续三年多超出央行2%的目标,尤其是食品价格飙升8.2%,促使委员会上调了核心通胀预期,并质疑央行关于“潜在通胀”尚未达标的说法。资深分析师村丸奈绪美认为,日本央行可能正准备在未来几个月乃至2026年内逐步淡化“潜在通胀”这一概念,并为下次加息做准备。
手机炒股配资软件,中国配资网官网首页,嘉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